学校首页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新闻动态  学院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正文
 
 
走进川博寻史迹 思政实践启新程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带领青年学子走进四川博物院活动
2025-06-09 10:27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实践教学走深走实,2025年5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4级金融科技专业学生以及历史文化协会和青年研习社的社团干部走进四川博物院,以“走进川博寻史迹·思政实践启新程”为主题开展沉浸式学习。在“行走的课堂”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的时代力量。

当同学们踏入四川博物院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馆内陈列的丰富展品、详实史料,宛如一部立体的史书,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在专业讲解员和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沿着历史的脉络,开启了参观之旅。

首先参观了“远古四川——史前时期”展厅,340余件珍贵文物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着远古人类在四川盆地的繁衍生息与文化交融。这些文物勾勒出四川盆地早期文明的形成过程,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不仅让大家了解了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还分享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知识,使整个参观过程充满趣味与收获,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底蕴。

随后,大家走进“古代四川——先秦时期”展厅。这里的文物分为“神秘王国”“巴蜀辉映”“融入华夏”三个单元,展现了先秦时期巴蜀地区的辉煌历史与独特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的相关文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们见证了巴蜀文明的灿烂辉煌,也让大家对早期巴蜀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位历史爱好者兴奋地说:“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它们,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巴蜀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此次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博物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思政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以文物为“教材”、以历史为“课堂”,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千年文脉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感悟红色精神中厚植家国情怀。正如学生张迎鑫在实践手册上写下的:“巴蜀根脉,是文化的根、精神的根;红色基因,是信仰的魂、奋斗的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做文化传承的‘解码者’、红色精神的‘传播者’,让青春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刘顺鑫 向丽娟 审稿:李曲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3-2020   成都工业学院 建议使用IE6.0,1024*768以上浏览

地址:花牌坊校区:成都市花牌坊街2号(邮编:610031),郫都区校区: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邮编:6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