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成都工业学院党委决定在原成都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基础上筹建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月10日下午4点,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建启动工作会议在德五楼3541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李劲松,党委副书记、校长严余松,党委副书记王力,组织部部长刘祥松出席会议,原思政部部分专兼职老师参加了会议。刘祥松部长代表学校党委首先宣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筹)的干部任免决定,原思政部主任叶菊珍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筹)院长吴亚梅分别对过去工作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并对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开创工作的新局面表达了信心和决心。
严余松校长对思政部近年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思政部借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东风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建的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创新,提升学术对话能力,形成“大思政”格局,促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严校长强调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立足于学校实际,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增质提效,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重大决定,是学校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他勉励马克思主义学院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深刻领会和认识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意义,积极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上下功夫,主动谋划,善于思考,创新教育载体,改革教学方式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大思政”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打造具有成都工业学院特色和优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三是要在学科建设及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积极开展理论探讨,多方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院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融合。
王力副书记作为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校领导,在讲话中强调学校领导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既是对这支队伍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工作的殷切期待。王书记勉励全体老师,一定要站在学校发展的全局上求变求新,从根本上摆脱发展的瓶颈制约,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按照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李劲松书记在随后的讲话中强调,在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基础上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校党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所以绝非仅仅是“更名”,更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李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要开好全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李书记对新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三点要求:一定要对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指标,高标准、严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凝聚共识,攻坚克难;二是要引培并重,打造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三是要深化改革,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在省属高校中树立自身的特色,走出一片天地。

与会的专兼职老师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纷纷表示乘着学校综合改革的东风,以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为契机,做到“人人过关、门门过关”,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情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撰稿:胡煜;审稿:吴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