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持续提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5月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行政楼第四会议室召开2024级“形势与政策”课“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强国战略”专题备课会。参与教学的学校领导、中层领导干部、专兼职教师4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曲主持。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罗玉洁从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是什么和怎样建设教育强国、青年大学生怎么做等几个方面解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强国战略。

在教学讨论环节,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保县,四川省纪委监委派驻成都工业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立权,党委副书记冯瑛、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成大,党委常委、副校长侯孟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勤勇针对说课内容对备课会进行了指导。他们结合教育强国战略的要求和目标,从如何兼顾专题的理论性和生动性、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运用,特别是教育强国战略与青年大学生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专题重难点,理顺了教学逻辑,充实了教学内容。
党委书记叶仲斌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备课应该深入研究学生情况,立足于我校学生实际,在了解学生现实需求基础上展开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推进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深度融合发展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让思政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模式,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他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李曲代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对学校领导和其他参与课程教学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对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和落实人才培养任务作了表态发言。

近年来,为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全面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我校领导坚持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走进课堂、走上讲台、走近学生,自2019年秋季学期以来,亲自指导“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活动,并为学生讲授思政课程。我校已建立由校领导带头,各级干部讲“形势与政策”课的常态机制,制定《成都工业学院关于领导干部进课堂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具体实施方案》,对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讲“形势与政策”课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案及课件、排课方式、行课时间、集体备课、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组织落实,保证每学期校领导2-4节课堂教学,充实和优化兼职教师队伍,实现全员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9年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我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开创新局面的前进方向。学校党委坚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化学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对进一步推动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写稿:毛莉姝; 审稿:李曲)